核桃苗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行业新闻

行业新闻

后台-插件-广告管理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
随手搜 决胜全面小康,看武进美丽乡村的“小康答卷”

2020-07-02 11:40:08核桃苗网

  随手搜   决胜全面小康,看武进美丽乡村的“小康答卷”

小康,饱含着中华民族对幸福的憧憬和期盼。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、决战脱贫攻坚之年。作为“苏南模式”的发源地、对外开放的先行者,武进已连续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前茅,走出了一条产业强区、实体兴区的发展之路。如今,从城区到乡村,今日之武进,追梦步伐铿锵有力,正全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。


  嘉泽西城村:花木上长出亿元富裕村


  “四年前,我们还是区级贫困村。现如今,我们村里的花木合作社,去年开票销售达到2.1个亿元,村集体收入从50多万元翻了近6倍 ,接近300万元。”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西城村党总支书记周林峰给出了西城村的“小康答卷”。


  白墙黛瓦的农家别墅一幢幢整齐排列、平坦的道路两侧郁绿苍翠的大树环抱着村庄,村子里的文化广场上,村民们跳着广场舞笑靥如花……走进如今的武进西城村,一张新农村的美丽画卷铺展开来。说起自己的村,村民窦秋霞充满了自豪感:“环境变美了,周边村的村民没事都会来我们村散步、参观。”而在4年前西城村却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,周林峰谈及当年充满感概:“垃圾四处堆、污水遍地流,村里的小河天越热越臭,村里道路最宽的都没超过2米。”


  在周林峰看来,西城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抢抓项目机遇。20世纪70年代末,武进区嘉泽镇就以花木产业远近闻名,更是华东花木产业的发祥地。土生土长的周林峰也与花木打了半辈子交道,“虽然在西城村人人从事花木,家家培育苗木,但这样的种植却非常的零散,村集体没有钱,基础设施无法搞,环境差,村民也就没有获得感。”为改变现状,村里成立了花木合作社,让花木经纪人、花木经营者通力合作,为村民在花木培育技术、销售等方面搭建平台。“如今村集体收入有一半来自花木合作社。我们也摘掉了区级贫困村的帽子。今年,受疫情影响,全村花木销售遭受了重大冲击。在疫情缓和后,村里的苗木合作社平台,快速获取市场信息,及时对接村民库存,在复工复产中显现出巨大作用,有效缓解了村民花木生产经营上的压力。” 周林峰介绍。


  “村集体的口袋有了钱,村基础设施改造便有了底气。”而此时,周林峰与他的“小伙伴们”抢抓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的有利机遇、2018年开展土地精细化整治,村里面先后投入了一千余万元,建了文化广场、农家书屋,公共服务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,因地制宜,分片实施,道路亮化、河道清淤,生活污水管网改造,生态驳岸环境整治,西城村旧貌换了新颜。


  西城村也成为江苏仅有的两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村之一,探索自建统管模式,通过项目拆迁和宅基地改革相结合试点,部分村民们住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“别墅房”。


  产业兴、村民富、环境美的西城村是常州武进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。周林峰介绍说:“截至目前,西城村人居环境整治仅完成了三成,下一步,将要用5到6年时间大投入进行人居环境改造。同时,还要让花木产业更加可持续发展,将建设20个垃圾集中收集点,将花木产业产生的大量树枝垃圾废弃物生态化处理,与木材加工企业对接,变废为宝,更好地满足生态、绿色、健康的生活理念,为决胜全面小康添砖加瓦。


  洛阳东尖村:“梦里水乡”走进现实


  村庄依水而建,村民伴水而居,河水清澈见底,不时有鱼虾在河中嬉戏。在蓝天、白云、绿水、杨柳的掩映下,仿佛置身于“梦里水乡”。然而,6年前,东尖村也曾遭遇脏乱差的“成长烦恼”。近年来,该村围绕“治水兴水”在环境治理上狠下功夫,让“梦里水乡”从梦想走进了现实。


  东尖引河是东尖村的“母亲河”,在东尖村党总支书记沈建忠儿时的记忆里,东尖引河清澈见底,村民们都习惯在河边淘米洗菜。但随着工业发展,这条河变成了黑臭河。


  改变始于2014年。当年,武进掀起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热潮。东尖村顺势而为,开展全方位、高标准的环境连片综合整治,第一步就是让“母亲河”变清,对河道进行全面清理,包括清淤、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、打造生态拦截渠等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


  2016年8月,东尖村开始了新一轮的“改变”:全面开展村级小流域河道整治,实施东尖辖区范围内大小河、潭、塘、浜清水工程。沈建忠介绍:“清淤涉及16条河道,疏浚河道合计5公里。每条河道按照清淤疏浚整治、生态护坡、生态拦截三个环节进行,河内放养水生植物、净化浮岛等进行生态拦截,总投资达800余万元。”


  为了净化水质,每条河里种植了铜钱草等水生植物,还放养了鲢鱼;河道两边种植了石楠、罗汉松、紫薇、茶梅等十几种花木,铺设草坪600米,确保一年四季都有花开,树木常青。村里还新建了5座人行桥、10多个生活码头,安装路灯127盏,完成沿锡溧漕运河圩堤健身步道1.4公里。


  “做好农村‘水’文章,要把农村水系连通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,统筹推进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、水灾害治理,全面改善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,打造适合乡村的休闲绿道和景观设施,提升乡村品位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”沈建忠说。


  如今走在东尖村,亭台楼榭、小桥流水,现代化的水上舞台、健身步道一应俱全,不远处有莲叶荷花,白鹭不时从水面飞过,俨然一个水上休闲公园。“以前这里是3个鱼塘,由村民承包进行水产养殖。我们将村里的水系打通,与东尖引河相连,水就‘活’起来了,河道恢复了原生态。”沈建忠说。


  今年78岁的村民王达文是东尖村“治水兴水”的见证者,在水上舞台边经营着一家小卖部。“以前一下雨就淹水,河水又臭又黑,整治后,水清岸绿景美,家里再也没有淹过水。空闲的时候,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散步健身,就和城里的公园一样。”


  礼嘉建东村:抓紧牛鼻子建好新农村


  走进礼嘉镇建东村,现代化厂房林立,机声隆隆。视野尽头的绿地成片舒展,一幅美丽富饶的乡村图景跃入眼帘。


  在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生产区,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;厂门口,装满货品的两辆集装箱货车整装待发。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是江苏常发集团旗下子公司,现有员工2300余人,年产各种热交换器2000余万套、钢管钢带产品6万余吨,产品远销美国、德国、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“复工复产以来,企业形势持续向好,目前每月产值达1亿多元,和往年持平。”公司负责人张凯说,正是在建东村委的大力支持下,企业才能迅速地复工复产。


  作为礼嘉镇第一个“亿元村”,近年来,建东村紧抓经济建设“牛鼻子”,大力支持创新创业,发展民营企业,推动人才、资金、技术等要素进企业,全面激活农村资源,撬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,强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。“目前,全村共有56家企业,其中超亿元企业4家、10亿元以上企业2家。去年,全村完成工业总产值87亿元。”建东村党总支书记沈锡忠说,“民营企业是村级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,村委努力当好‘店小二’,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土地征用等问题。”


  农业也是建东村的“高光”产业。早在2001年,村民王新南就组建了常武地区第一家葡萄专业合作社,“新南牌”葡萄也被评为市名牌产品。如今,建东村葡萄、水蜜桃等果品种植面积达到了1600多亩。此外,由于村里地势低,雨后易积水,村委因地制宜,变劣势为优势,利用600余亩的水面大力发展养殖业,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。


  “只有百姓富了,村集体富了,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。”沈锡忠说,建东村通过资产做活、资源盘活、政策放活,积极探索多元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,带动农民增收,强村富民。“我们办理了相关土地入市,以后可以建设标准厂房出租,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永久性的固定收入。”近年来,建东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加,目前年收入已经超过200万元,人均收入也超过了3万元。


 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是让百姓享受更多的红利。去年,建东村积极协调解决社保系统合并产生的问题,保证村民100%缴纳医保。所有土地被征用人员享受到了失地农民待遇,提升了村民因病致贫的抗风险能力。在去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中,建东村3个村民小组成功创建康居型村庄,其中唐家村还被评为“江苏省水美乡村”。(胡国伟 达西)


百度搜索 随手搜 决胜全面小康,看武进美丽乡村的“小康答卷”,有更多相关内容。